王老師的著作 > 再論本具 - 兼釋四篇《王譜》

再論本具

- 兼釋四篇《王譜》

王壯弘

自古以來,武術一道,概不外壯欺弱、慢讓快、有力打無力、手慢讓手快耳,然而以深層次的思維來觀察,無論從主導思想上和實際應用上,都不是最正確、最高明的,如果以世間法、出世間法、出世間上上法三個層次來分的話,它還是屬於低層次的世間法。自從有了太極拳以後,太極拳的立論正好與此相反,它是主張不用力的、主張用自身本具的重量、主張力從人借、不講快的、主張後動先至。太極拳一出,立即引起人們極大震動和疑問,無力怎能打有力,手慢怎能勝手快,後動怎能先至。

這就是轉,道理全在這個「轉」字上,首先在思維上要轉過來,就是把後得智轉為先天智,把原本僵化的腦子動一下、轉一下,就不僵化了,就轉過來了。由於後得智轉成了先天智,連帶世間法的層次,也提昇成了出世間法。那麼甚麼是先天智、後得智,二者有甚麼區別呢?學太極拳為什麼要具先天智?這就是王宗岳所說的「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」,意思就是說,這個太極拳吶,無論從理論上或運用上,都是用先天自然之能,即「本具的陰能轉陽、陽能轉陰的換轉功能」,跟學而後有用力的種種有為法無關的,後得智按佛學來說是「識」,還不算是智,所謂先天智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,人人都具有的佛性,就是如來藏、智慧海。

後得智是向外求法的,所以它是無盡得,而先天智是向內、向自身求、開發本具的,所以它是無所得。一個是無盡得,一個是無所得,乍一聽無盡得較無所得為優勝,其實不然,萬事都要看結果,最後結果,這個所謂的「無所得」因為自身本具的功能得到淋離盡致的開發,轉而成了無所不得,一法不生萬法(般若)生嘛!相反無盡得因為是所得皆非,倒成了一無所得。

向外求法,千法萬法求不盡,不說別的,就如太極拳架,歷來就有楊式、吳式、陳式、武式、孫式,大架、中架、小架等等,學不勝學,學了這個忘了那個,不知所從,學了很多拳架,化費很多功夫,如果祗從形相上求,不具有見相非相的智,那麼所得到的功夫就越不出世間法。對太極拳出世間法的功夫,就一無所知了。他們不知道拳架套路祗是個載體,祗是個文字語句,通過文字語句傳達本義,能夠傳達太極本義的,不管楊式、吳式、大架、小架,什麼式都是一樣的,沒有高低之分的,如果不能傳達本義,不明本義,那麼豈不是空架子?空架子學得越多越繁,越多越亂豈不是無盡得變成無所得(斷滅的無所得)?

學太極拳怎麼成了斷滅外道了?這就是佛所說的佛門外道,雖然進入了佛門,但所修的仍然是外道不正確的理論,仍執著種種妄念不放。學太極拳也是一樣,他們不明白真正太極拳的本義是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,是向內向自身求的功夫,即去妄存真、開發本具功能的功夫,仍然執著迷信力和快及種種有為法。再由於他們僅僅學太極拳套路形相而不能得太極拳的正法,於是就成了太極拳的「門內外道」。就是這種似是實非的門內外道到處氾濫,對太極拳的聲譽危害最深、最大、最廣,貽誤後學,斷人慧命,莫此為甚,學者宜遠離之。

有鑒於此,本人試以王宗岳的理論為宗旨引伸,建立了王氏太極拳,以示區分。王氏太極拳除了身法(中正安舒、鬆空圓滿),套路名稱、順序(起勢、掤、捋(手履)、擠、按等等)仍按舊法(楊澄甫大架)外,特別提出了四項轉變(原則),就是

  1. 轉用力為不用力(用自身本具的重量);

  2. 轉有為法為無為法(即由己轉為從人);

  3. 轉自身僵硬之處為柔軟可變之體(固體轉為流體);

  4. 把一維進退往來開合轉成三維或四維半,由點、線、面、體至超立體。

因四種轉換而形成王氏太極拳,亦靜亦動,靜中有動、動中有靜,所謂「靜中觸動動猶靜,因敵變化示神奇」。練拳時體外氣勢即十三總勢圓滿,無使有斷缺凹凸之處,而體內水流不斷,因為人體內百分之五十以上是水份,使由凝固之體,像冰塊似地轉化成流水,並不停地隨身體的轉動而流注蕩漾,所謂一面鼓、一面蕩,周身無處不波浪。體外的氣勢引動水勢,體內的水勢形成氣勢,風生水起,可大可小,由此而產生的勢,即太極十三總勢消散聚合的功能,這個功能就是太極拳的內義。除此之外,在思維邏輯上亦必須轉識(名相)成智,就是把妄念轉成正智,把世間法轉成出世間法,再由出世間法進一步轉為出世間上上法。全面地提高對太極拳的認識,為什麼說一定要轉識(名相)成智呢?因為我們在世間法(有界)裡生活得太久了,做事沒有用智想一想的習慣。有沒有用智想一想的習慣很重要,既轉識成智,我們就應用智來觀察分辨一切,把一切不正確的妄念去掉,開發本具,這個叫做去妄存真的「善觀察智」。

自從04年一個偶然的機緣,發現《王宗岳太極拳論》後人妄改的痕蹟而凸顯出來的本具訊息後,使我對王譜所傳達的太極內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也引起我對深入探討本具與太極關係的極大興趣,我覺得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生活中,能夠戰勝各種困難,脫穎而出領導眾生,必定有超然的優勝於其他各種生物的智慧和特殊的本具功能存在,生活產生智慧,智慧產生功能,功能顯現智慧,兩者不斷的交融而形成「本具」,這種本具功能,是我們人類的根本智。祗是由於生活條件和環境的轉變,隱退深藏於內,但未消失,我們向內求,就是要開發這種本具功能,使之隱而復顯,這就是開發本具的原由。

佛祖釋迦牟尼在古印度拜了很多學者為師,還行了很多苦行都沒有能夠使他悟道,最後還是坐在菩提樹下自悟得道成佛。他成佛以後發現眾生也都具有同樣的功能和智慧,在《華嚴經》中他說:「奇哉!奇哉!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,吾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,悉永離顛倒、永離妄想垢」。這是向外求法和向內求本具的差別,也就是拳術內家、外家的根本區別。

前面我們講了向外求法所謂門內外道的不正確的一方面,現在再回過來看一看、查一查向內求本具依機而轉的情況,正是不查不知道,一查嚇一跳,雖然王宗岳僅列舉了「人剛我柔,我順人背;左重則左虛、右重則右杳;立如平準、活似車輪;偏沉則隨、雙重則滯的從人圓轉」一種情況,但已道出了「轉」的功能妙用之性,若以此類推,自身四肢百骸、陰陽中含三為一的本具之體可以有粗轉,細轉,微轉,微細轉,極微細轉,共轉,自轉,正反扭環轉,消散聚合轉,塊轉,條轉,流轉,翻動扶搖羊角轉,旋轉,化轉,變轉,其大無外、其小無內、周而復始轉。陰陽五行、八門五步十三總勢,河圖洛書皆由此轉而成,除形轉外,尚有形而上思轉,不思議轉。一切正法無不由此轉而成,正可以說無所不能。而能轉的是本具之體,所轉的是本具的正法。本具之體是本來就具有的,本具之法是法爾如是的,豈不是一無所得而無所不得,無得轉而成大得。

那麼什麼是無為法?什麼是一法不生萬法生?為什麼無為法會勝於有為法?一法不生萬法生,如球置於地、對話、走路、吃飯等等,球置於地觸動即轉,動急則急應、動緩則緩隨,四面八方無所不能。與人對話,對答如流。至於輔頰怎麼動,舌頭怎麼翻,事先不用想,事後也無從想,一法不生萬法生。吃飯時舌頭將食物輾轉翻炒,送由牙齒咬嚼至嚼爛時自會嚥下,也是一法不生而無不妥貼。走路更是自由,沒有固定尺寸和走法。

太極推手從人則活,你生什麼心,我生什麼法,心滅則法滅,沒有事先固定手法,如螺絲帽與螺絲,事先準備的螺絲帽盡管很多,也不一定合適,而是你拿出怎樣的螺絲來,我根據你來的螺絲配置螺絲帽,無不合適,這叫做你生什麼心,我生什麼法,沒事先固定之法。這些都是無為法勝於有為法的道理。

套路,套路是什麼呢?是身體動作在時空中顯現,如果不明其中蘊藏的本義,依樣葫蘆,那祗能是空架子,王譜說「偏沉則隨」,就是利用自身的重量,偏沉一下,然後隨著這邊偏沉、那邊偏浮,中間就是沉浮的流注。所謂流注生相,由於是偏斜沉的、偏斜浮的,就起大小圓弧、陰陽轉換之相,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五、五生八、八生十三,十三勢的套路就是這樣產生了。由勢產生的勢能,這個「勢能」就是太極拳功用內義。但是我們要明白,生法的四個因緣:一、是我們自身的本具;二、是地心吸力的本具;三、放掉緊張僵硬的妄念,顯出鬆沉本具之柔軟嬰兒體;四、隨著偏沉的第一動能延續,充分發揮人體四肢八節消散聚合各種圓轉的功能。注意從人則隨、隨人則活的「隨」是無為法,也是從人則活、由己則滯,力從人(它)借的本義。

世間法是妄念,出世間法是正智,出世間上上法是把妄念和正智一起拋卻,最後連出世間法這個「法」字也不要,成了「出世間上上」。這個出世間上上的境地就是所謂「無開發功用行,不可思議,思之則乖」的注腳。也就是第一義如如本具,寂然不動境界。當本具顯用時是不用思議,也不可思議的,如果一想、一思議這本具功能該怎麼用?那麼這個本具就成了有為法了、乖了、壞了。出世間上上是佛的境界,覺者的境界,一法不生萬法生的境界,祗有進入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,然後再回過頭來看太極拳、看世間、出世間一切法就能毫無阻隔,明白了然。所謂佛學就是研究事物真相、人生真理的一門學問,可以和宗教有關,也可以和宗教無關。

太極拳理與佛學三乘之旨處處脗合,使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無上甚深微妙法(佛法),福澤廣被,不但太極拳得此加持,前途一片光明,更重要的是,由於王宗岳把佛學引入太極拳,致使佛門弟子有一修證的實相可持,真是功德無量!功德無量!

 

釋「四篇」《王譜》

一個天大的誤會

舊傳王宗岳拳(王譜)譜載:「斯技旁門甚多,雖勢有區別,概不外壯欺弱、慢讓快耳。有力打無力,手慢讓手快。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」。這段文字以前大家都會把他理解或誤解為:「打架(白打)大家都會,你打我、我打你唄,誰手快、誰力大,誰就佔上風、佔便宜。這個打來打去是人人都會的,是不用學的」。其實這樣的解釋是不對的,這是一個天大誤會,是誤讀。

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之下,突然覺悟到「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」的「是」字是指太極拳自已門的,不是指旁門左道的,是肯定語不是否定語。(請閱拙作《〈王宗岳拳論〉的本具涵義》一文)。把肯定當作了否定!怎麼會產生如此誤會呢?這是後人不理解王宗岳的本意,亦不明白「本具」的法義,自以為是妄加改動誤導讀者的結果。而正確的原文應該是:

斯技旁門甚多,雖勢有區別,概不外壯欺弱、慢讓快;有力打無力,手慢讓手快耳。察四兩拔千斤,顯非力勝;觀耄耋能禦眾,快何能為(以下應別起一行)

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」。

意思就是說,這個太極拳吶,是內家、是向內求本具的,是無為法,與向外求法、講快、講力的外道異學無關的。並在其中舉了二個例子來否定「捷力外道」,一個是四兩拔千斤;一個是耄耋能禦眾。他說:

察四兩拔千斤,顯非力勝」。

觀察到四兩的秤砣能把千斤重的物件飄然拔起,顯然不是力的作用。

觀耄耋能禦眾,快何能為?

看到耄耋之年尚有防禦敵眾、保衛自已的功能,這顯然也不是快能做到的,因為年紀大了,快不起來了,這祗能是多年內求本具自然功能的妙用顯現。

這樣王宗岳的原意,本來就很明確、很清楚的了,但是由於妄改者的不理解、不以為然,自作主張地妄加移改,他居然不增一字、不減一字,祗是把「手慢讓手快耳」一句的結束語「耳」字移上,接在上一句手慢讓手快之後。再把下文應另起一行的分段語「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………」緊接在「手慢讓手快」之後,就這樣在使人很難覺察的情況下,偷偷地把王宗岳原意掉換了,把王宗岳所要顯示的「本具」核心內義掩蓋了,使太極拳迷失了正確的航向,誤導了後學,害苦了我們。

由於澄清了這個謬誤,凸顯了太極拳本具的內義,使解釋王譜變得通順了、容易了。今試淺釋如下:

 

第一篇

《王宗岳太極拳論》

(鑒於以前釋此譜的文章眾多,故今不作逐句詳解。僅略述其要義。)

原文:「 太極者,無極而生,動靜之機,陰陽之母也。

動之則分,靜之則合。無過不及,隨曲就伸。人剛我柔謂之走,我順人背謂之黏。

動急則急應,動緩則緩隨。雖變化萬端,而理唯一貫。

由著熟而漸悟懂勁,由懂勁而階及神明。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貫通焉。

釋義: 具有大智大慧四肢百骸極為靈巧的人身,是太極拳動靜之機要,陰陽的母體。由於力從人借,後動先至的緣故,我是以靜待動的。陰陽前後上下左右能轉動的功能,是本具的、隱而不顯的。

祗要對方(它力)一觸動,這個陰陽之母、動靜之機就會不先不後即時起作用,不會太過,也不會不及,因為力從人借,所以我曲的幅度和快慢,是根據你伸的幅度快慢產生的。因為力是對方起的,是剛。因為要利用對方的剛力,所以絕不能以剛抵剛,如圓球之相碰,必須要以陰面柔順的一面,一路走轉,一路黏連。

他快你也快,他慢你也慢,不管他如何的千變萬化,而這個柔軟順應的道理是一貫的。

就在這個一貫方面下功夫,堅持努力做下去,由習慣成自然、由有為法達無為法,由有意識成下意識,而達致神明。(要精益求精,精益求精,精益……。)

原文:「 虛領頂勁,氣沉丹田,不偏不倚,忽隱忽現。左重則左虛,右重則右杳。仰之則彌高,俯之則彌深。進之則愈長,退之則愈促。一羽不能加,蠅蟲不能落。人不知我,我獨知人。英雄所向無敵,蓋皆由此而及也。」

釋義: 虛領頂勁是上浮,氣沉丹田是下沉,不偏不倚是中正安舒,鬆空圓滿。這樣就可以使這個動靜之機,陰陽之母的身軀,忽聚忽散,忽隱忽顯,隨時起用,就能如圓轉球體般的,左重則左虛,右重則右杳。仰之則彌高,俯之則彌深(對方)。進之則愈長,退之則愈促。這都是圓轉相反相成的作用。祗要對方對我動靜之機、陰陽之母的本體上妄加一點微細之作用力,即使是羽毛那麼輕、蠅蟲著能落那樣微細,也加不上來。就是這個靈動圓轉的本具功能,使得人人不知我虛實究竟,而我則對對方了知無遺,這就是我英雄所向披靡的真正原因。

原文:「 斯技旁門甚多,雖勢有區別,概不外壯欺弱、慢讓快。有力打無力,手慢讓手耳。

察四兩拔千斤,顯非力勝;觀耄耋能禦眾,快何能為?

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。

立如平準,活似車輪。偏沉則隨,雙重則滯。每見數年純功,不能運化者,率皆自為人制,雙重之病未悟耳。

欲避此病,須知陰陽。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;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;陰陽相濟,方為懂勁。

懂勁後,愈練愈精,默識揣摩,漸至從心所欲。 本是捨已從人,多誤捨近求遠。所謂差之毫釐,謬之千里,學者不可不詳辨焉。是為論。』

釋義: 武術一道,旁門異學甚多,雖門派姿式各有不同,但都是講究崇尚快和力的所謂捷力外道。

但是觀察到四兩拔千斤的現象,顯然是重量的作用,與力量無關。七、八十歲的長者尚能抵禦敵眾,顯然是發揮了本具的功能,因為年紀大了,快不起來了。

所以這個主張借力、主張後動先至的太極拳吶,和上述所舉二例一樣,都是講自身本具的功能,跟後學所得種種有為法、和力之快慢大小無關。

全身站立如秤準(中正安舒),轉動靈活似車輪,非常靈活但不能雙重,一定要避免雙重這個毛病。雙重則滯,每有練此功夫多年的人,臨敵自為人制,就是不懂得陰陽相濟,陰多陽少、陽多陰少,是可以應時應勢,隨時互相調濟的。(轉和相濟各有手段和境界,見下註)

懂得調濟,調濟得愈好,愈來愈及時,愈高級巧妙,及至從心所欲。這個陰陽相濟的功能,原本就是本具的功能,祗要從人轉換。千萬不要自作主張,自作主張就是捨近圖遠。在這個關鍵時刻,不能有一點猶豫差錯,因為差之毫釐,就會有截然相反的效果,所謂「差之毫釐,謬之千里,是為論」。

註:

轉有四境:

  1. 是不知自身有本具「轉」的功能存在,故不會、不懂轉。

  2. 是懂「轉」之後,意識專注過分緊張,造成搶先落後的情況。

  3. 任其自然,快慢、力大、力小一切從人。

  4. 是連從人這個概念也一起拋卻。

第一種境界是無明;第二種境界聰明反被聰明誤,消除無明產生妄念。第三種境地是出現正智。第四種是妄念、正智一起拋卻,不思不慮、絕思絕慮,你跌了我還不知道你是怎麼跌的,一法不生般若生的境界。

相濟也是一樣,孤陰不生、孤陽不長,萬物負陰而抱陽,陰陽中含三為一,沉浮都是重量,但有陰陽之分,陽多陰少、陽少陰多,其中可隨時調濟,九與一之比、八與二、七與三,因時制宜,輕重就有所不同,誰調濟的手段高明,就是功夫好。不但輕重上下是這樣前後左右大小,凡是陰陽相對都可於相濟中調節,這就是陰陽相濟,方為懂勁的內涵。

 

第二篇

《太極拳釋名》

原文:「太極拳,一名「長拳」,又名「十三勢」。

長拳者,如長江大海(),滔滔不絕也。十三勢者,掤、(手履)、擠、按、採、、肘、靠、此八卦也;進步、退步、左顧、右盼、中定、此五行也。掤、(手履)、擠、按、即乾、坤、坎、離四正方也;採、、肘、靠,即巽、震、兌、艮四斜角也;進、退、顧、盼、定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。合之則為十三勢也。

釋義: 太極拳以太極命名者,是由陰陽太極之理,其理是孤陰不生,孤陽不長,陰陽是互生的、互相消長的,它們的關係是陰由陽生、陽由陰生,陰不離陽、陽不離陰,陰極生陽、陽極生陰,陰即是陽、陽即是陰,陰陽相濟,陰陽中含三為一,是為太極。太極者,即自身,自身乃一太極。

十三勢者,是由自身運動的勢能命名的,即一生二、點生線,二生三、線生面,三生五、四正,五生八、四隅,四正合四隅成圓球體,是由時間產生空間。五步的相生相剋形成正反扭環動態運動勢能,是空間中的時間。但空間中的時間、時間中的空間,和陰陽是相互流注融合的,是不能截然分割的,這就是八門的空間、五步的時間形成的十三勢,人體四肢百骸向心、離心運動的體現。

每個分子像粒珠一樣,不但隨勢流轉,共轉、自轉、正反扭環轉、消散聚合轉、周而復始,其大無外、其小無內,陰陽正反,似斷實連,隨勢旋轉。這是仿傚大自然的河圖、洛書運動模式,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,人體四肢百骸亦具備類似的功能,這叫做本具,開發此本具功能,是太極拳的功夫內涵。

一盆水是水分子組成,中沒邊湧、邊沒中湧,左沒右湧、右沒左湧,是消散聚合的功能。風生水起,升則捲浪,沉則旋渦,此則大小扭環流注轉的功能。風雲變幻形成龍捲風,其小無內、其大無外,向心離心旋轉的作用等等,都是十三勢能。太極拳依十三勢產生的人體運動,這就是套路,一式一式的是單式,由單式連成的套路叫長拳,如長江大河,滔滔不絕。

太極拳是不用力的,用的是自身本具的自重量,即地心吸力,隨由地心吸力下沉的叫沉、由地面的反座作用力、及由於圓的陰陽轉換作用而往上的叫浮。由沉浮的作用向四面散開的叫張力,這就由點及線、由線及面、由面及體的三維模式,反之是合力,十三勢是一動無有不動的總勢,所以太極拳又名十三勢。

 

第三篇

《十三勢行工歌訣》

原文:「十三總勢莫輕識(),命意源頭在腰隙;
變轉虛實須留意,氣偏身軀不稍滯。
靜中觸動動猶靜,因敵變化示神奇,
勢勢存心揆用意,得來不覺費工夫。
刻刻留心在腰間,腹內鬆靜氣騰然;
尾閭中正神貫頂,滿身輕利頂頭懸。
仔細留心向()推求,屈伸開合聽自由;
入門引路須口授,功夫無()息法()自修。
若言體用何為準,意氣君來骨肉臣(意氣均來骨肉沉)
()推用意終何在?益壽延年不老春。
歌兮歌兮百四十,字字真切義無疑;
若不向此推求去,枉費工夫貽嘆息。

(以上括號內文字是本文作者所改加,僅供參考)

釋義: 所謂「勢」至關重要,勢有形勢、時勢、局勢、氣勢、山雨欲來之勢、大勢所趨之勢、勢不兩立之勢、勢大滔天之勢、勢來不可止、勢去不可遏、因勢利導等等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、由八方向中心合攏之勢,叫做開合八門之勢,再加正反扭環、大小圓轉五步之勢,合稱十三總勢,如風勢、水勢,意氣彌漫之勢,其中心是陰極生陽、陽極生陰,陰陽交會轉身之處,所以這中心之處必須是空中心,即佛家所謂「芭蕉心」,是其小無內的,其小無內至極處就迸發擴大,四周是其大無外,其大無外就回小,周而復始。

長拳者,如長江大河,滔滔不絕之勢,「勢」是太極拳的套路內義,十三勢是太極拳的總綱,而十三總勢都是由中心和四周發生作用的,所以明太極拳必須明中心和四周相互資生的關係。

而此《十三勢行工歌訣》主要就是講中心與四周關係的,四周亦是空的,所謂其大無外、其小無內,由中正安舒鬆空圓滿、四肢八節聚合消散、共轉自轉、正反扭環演化出來的十三總勢。這是拳的靈魂,氣勢磅薄,威力無比,切莫等閒視之。尤其是它的命意源頭,必須刻刻留意。它的命意源頭需要刻刻留意在那裡呢?「在腰間」,在腰的中間。這裡特別要注意的,是腰間不是腰,也不是腰部,也不是腰的實處,千萬不可誤會腰部能轉動的這個關節實處。所謂腰間,也就是人身正中間的「中心」,而那個中心還是空的,叫人刻刻留意這個中心空處,這就是要刻刻留意的地方。猶如颶風的中心風眼一樣,這個風眼是颶風的中心,是它的能量發動和交換處,但它必須是空的,這陰極生陽的能量交換的中心,凡是流體氣體,必須是空的中心,拳譜指出命意源頭在腰間、在腰隙、都是指這個空處,隙就是空隙處。其大無外的空處是陽,其小無內的空處是陰,陰陽相濟,周而復始,能量始能源源不絕。

至於「意氣君來骨肉臣」,我看還是「意氣勻來骨肉沉」較為實際。

第四篇

《打手歌》

原文:「 (手履)擠按須認真,上下相隨人難進;
任他巨力來打我,牽動四兩撥()千斤;
引進落空合即出,沾連黏隨不丟頂。

釋義: 太極拳推手是不推、不拉、不擱、不墊、不撥、不抬、不壓、不丟、不頂,不用力,這些都是絕不可以犯的規條,那麼靠什麼應付對手呢?是靠掤、捋(手履)、擠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所產生的黏粘連隨不丟頂的作用。掤如充滿氣的汽車輪胎著地而產生的彈性,捋(手履)即捋(手履)動,即汽車輪子的向前轉動,擠是輪胎轉動後產生的擠壓一面(陽面)的作用,按是汽車輪胎轉動時另一面(陰面)的摩擦作用,落地一點即為三點(陰、陽、中含三為一),由於輪胎不斷掤捋(手履)擠按……。汽車就能向前或向後行走,這是輪胎與地面黏、粘、連、隨的結果。凡是在地面上行走都是這個道理,包括我們走路。

一個充滿氣的球體也是一樣,如果向地面下壓叫「掤」,壓再加上滾動叫「掤捋(手履)」,著地的前面(陽面)叫擠,即「掤捋(手履)擠」,也即掤捋(手履)加上擠,著地的後面 (陰面) 叫按,即掤捋(手履)擠再加上按,即「掤捋(手履)擠按」四勁同時所起的作用。前後左右滾動都是如此,這叫四正。

如將充氣的球體放在地上作由輕至重、由重至輕旋轉按壓,同時四周作螺旋式的收緊採拔動作,這叫採挒,如採摘花朵,如水旋渦,如擰鏍絲。由於其中含有大、中小圈,所以叫肘靠,肘是肘圈,靠是身圈,肘圈是中圈,靠是小圈。由於消散聚合的除四正外同時有四隅的作用,所以叫四隅,四正四隅的八門及消散聚合,合稱十三勢,這八個方位五個步驟聯合動作是十三總勢,像擦膠(俗稱橡皮)要擦去鉛筆留在紙上的痕蹟,必需輕重快慢適宜,太輕擦不淨,太重紙會破,如果直來直去(四正)不行,還得加旋轉輔助,將這種四正四隅似擦膠拭擦動作,用在人我的皮膚接觸摩擦粘黏上,叫做粘黏連隨。要做到粘黏連隨不丟不頂,必須輕重適宜,怎麼樣才叫輕重適宜呢?以我的經驗,是落在對方身上的手,必須以切入對方皮膚、肌肉,而以骨膜為界,過與未及皆未能起既黏連而不丟的良好作用,除此之外,全身必須配合得宜,要步隨身換,即使對方猛力攻我,我以粘黏連隨功夫,稍一轉動,對方即失重跌出,猶如四兩拔起千斤那樣自然輕鬆。

此篇拳譜文字是不完整的,除了四正的掤捋(手履)擠按外,尚有四隅的採挒肘靠。如球體在急速自轉時,四面八方同時向它丟東西,向正面彈出是掤勁,向斜面散開的是採挒或其他勁的作用,為了理解其單一勁而作單一的解釋是可以的,而在具體運用時,必須是聯合而動、複合而用,不能以霎那產生的作用執著,不然就會誤解,以為直頂而出是掤勁,直往下按是按勁等,因此產生推手的互相如牛相抵的局面。另外種種推手如單推、雙推、活步、大捋等,祗是太極內門互相練習的一種循序漸進、有規範的方便法門,不可作為比賽的究竟。所以說定步推手比賽實際上是一種條件上、規範上不完備、不合理的一種盲目舉動。

以上二篇文字,前一篇講中心發動,後一篇講四周摩擦,從這二篇行文看來,與《王宗岳太極拳論》和《太極拳釋義》的文筆有很大的不同,不但有粗細雅俗之分,如《十三勢行工歌訣》重復俚俗,《打手歌》渙散疏漏,決非王宗岳手筆(可能是王氏後人弟子補闕之文),但若缺此二篇,則有太極拳體用不全之嫌,故凸題其要義,不作逐句詳論,敬請諒解。

 

另外宋書銘的家傳拳譜中有二句話或可作為此篇補充。

一句是: 「(手履)擠按世間稀,十個藝人十不知。

另一句是:「肘靠更出奇,用之不必費心機。

知有淺知、深知、更深知,所謂藝無止境和藝術的「好」一樣,祗是相對沒有絕對,所以說十個藝人十不知(絕對知)。採挒肘靠更出奇,在掤捋(手履)擠按的基礎上再加採挒肘靠四個因素,因為是複合而用、聯合而運,變得更為複雜、更藝術化,如果能運用得心應手,就會變成混身非手皆是手的境地,不必再用它法,也就是說用之不必費心計了。

此外太極拳也叫不輸拳,武術本身就是爭勝之術,是霸道的,不是講王道的,但太極拳不同其他,是講「不輸」,講不主動出手的,是講王道的。武術中講王道的唯有太極拳,故稱「拳王」。武術總有輸贏的,不輸的武術唯有太極拳,所以太極拳也稱「不輸拳」。

太極拳行拳時,恭行「三佛」:佛手(手心空)、佛臉(似笑非笑)、佛心(慈悲為懷),勝人以教育為主,使人自悟,一片祥和。同時太極拳也是中華文化釋、道、儒三結合智慧結晶體,唯願此智慧之光、祥和之氣,隨著我們的祝福化作一片祥雲,飄向全世界,造福全人類。

慈水王壯弘

二零零八年元旦於香港

九龍南海大廈崇善樓之南窗

上一篇:太極拳「本具」的涵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