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事.雜文 > 陳漢榮撰 如何嘗試用本具思維結合初步身體感覺去打好太極拳

陳漢榮撰 如何嘗試用本具思維結合初步身體感覺去打好太極拳

 如何認識太極拳,如何從理論出發配合拳架鍛鍊,知行合一。知行互易不斷加深漸進,是有心學好太極拳或內家拳的人都極想知道,夢想成就的方向。撇開視太極拳學作為社交活動、舒展身心、商業謀利、花巧力博求名的鍛鍊者不說;就小衆真心誠意探究內家拳的求知者而言,耗費人生一大段時間,(可以說是人力不惜、財力不惜)多者窮五、六十年,少者也二、三十年而無所獲,或自以為有所得者,但卻經不起真實考驗!光陰一去不復還,這是全不合理的回報啊!有幸得王壯弘老師提出「本具」的指引性方向,通過佛法,向內心求習太極拳。但一般人或親身跟隨王師練拳十幾年的人,也未必能真正體證「本具」的涵意吧!幸得湯金石師兄從王老師所學十多年,不斷窮究老師所授,加上他本身對易學的研究,及其國學的知識範籌與認知,經常苦口婆心反覆提示,當然就算所談完全正確,也要看各人本身的理解程度,而有所吸收。然而,起碼就像家中有老人家的絮絮不休,時常提點一樣,希望可以喚醒各人的想法,迷途中也試試停一停,找一找,其實練拳最大的門裏外盜就是自己的思維,所以研究老師的理念,討論「本具」的練法這種「文練」是很重要的。

 

思維轉化後,才能與練拳有所契合。

而拳式練習之前還是應該有些要求的,就像很多拳書引用的:先放鬆調身、調息等,(但真能嘗試做好些的有幾人?下面看似簡單的要求能否真正做到呢?)放鬆身體後,盡量檢查身體是否處於平衡狀態,最好當然是九大關節都能顧及,但一般人很難做到,所以重點是肩、胯、膝、脚,留意肩胯四點,起碼身體比較正中。腳如撐死撐實,膝頭就一定梗、硬、歪等等,若一妄動就更僵更硬,不要說還要留意打肩肘腕,點綫面,左右借勢等,那只有變成雜亂的妄動矣!這個自我平衡感覺的過程,有些拳書上稱為「明勁」。這個亦是較易理解「本具」一的手段,若你身體平衡調控不好,動都不敢動,要待你全身調校到鬆弛些時,才能顧及下一個動作,試看看一些小朋友他隨便做一個動作就算姿勢是歪的,但他的關節是鬆的,身體氣息更不會憋住,所以小朋友就算打硬拳也不會太硬,但當人逐漸長大,已知障越多(錯誤要求:只調教手脚、要出力、要快等)就越迷失「本具」了。自我平衡好像開始有感覺後,打拳、出手或出腳時,有否破壞原來的狀態呢?有,就盡量從新向自身內在檢視,如郁動時能平衡得好些,不會覺得動時比未出手前僵硬,這個感覺就是自身在尋找陰陽,是明勁在轉化為暗勁中,但有時也會產生自我感覺良好,就如拳人常說的舞台功架,看似平衡(因是求外的較難與意氣相接),就要找人試試,不是動的推手,只是按着你或頂着你(這個力度可漸次加大),而你仍能出腳出手,打拳不受干擾,保持到平衡狀態,則你本身的意氣已有較好感覺。身上已較透得開,有些硬點已解開了些,就要細緻些去感覺內中的變化,拳經名之為「起承轉合」。要從身內去體會,如何是「起」?原來前式未做足,你想起是起不了的,要上式儲夠轉化過來才能「起」;延續流程是「承」,流到轉接位好像甩一甩的是「轉」,到式子或動作的最後要輕些,在等在儲為「合」。各人感受不盡相同,但應大同小異,最好是有做到者給你展示一下,但如無也只要你細心些去察覺,去內求,總會有不同變化的,惟要注意有為的方法小些,你的感受就會全些。如由有為入手也無不可,但一定要驗証清楚。我以為中正了,丹田氣動了,但試的人一出力一追莫說承轉合起都起不了,身體都給推歪了或是自己轉開以避人之力,則方法是有問題了,就要往回找是不是陰陽轉換的暗勁未做好?是不是關節拆開的明勁未紥實?如是那明、暗勁轉換的化勁就做得不夠清脆,就難以轉化外來力量。拳架是載體,對功力增長非常重要,但如忽略王師之理論不去細味自我「本具」之良能,內省身體之微小變化,否則只依樣畫葫蘆,或留意打式子,不懂開啓「本具」之內蘊,被外在架子,以外相為相實,不知其殊,可惜可嘆!特別一提王師之拳架實是意氣之翻騰多於手脚之動作,內里越幽寂(如如不動)身體四肢越虛空,所起之環流就越澎湃,我們如着眼着力於外形,則自我「本具」的特點就會滑過,更難尋找,就如風眼尚未形成,外圍氣流無所聚集,四處流竄一樣,如真能定下心來,嘗試在身體感虛覺空開始,或能會有所得。

在此淺薄的談一些體會,望對初學者或自覺不得法者一點經驗,已有路向者就跟自己的「本具」追尋下去吧!

陳漢榮撰

上一篇:陳少華撰 如何用拳架來練功 下一篇:伍金撰 由王老師稱讚拳王阿里說起